学生为主 读书为主
——学习《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心得体会
名师工作室成员 马占银
第一次听到于永正老师的名字,是几年前到淮北学习时听过他的课。那时只知道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有这样一个权威式的人物而已。听过于老师的课,身临其境感受到于老师的独特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令我至今难忘。于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精彩的课件、刻意的表演。平实、平和、平等,且又扎实、充实、真实。他的眼里都是孩子,一切预设生成、细节处理都是为了孩子。
假期里,我再次品读了于永正的专著——《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对书中的每节的教学,每课的专家点评我都反复品味。书中大部分内容是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其新颖的教学设计、充沛的教学情感、睿智创新的教学智慧,让人啧啧称奇。从精彩的案例中,我深受启发。
一、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
于永正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朗读。他认为:“读,尤其是朗读,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他常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在实际的教学中他常常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读课文,而且是让学生单个朗读,耐心聆听,及时鼓励,适时指点。他有时用真切平实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入情地朗读文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用“读”来理解课文,品味人物。因此,他特别注意读的教学设计。学《狐假虎威》时,读贯穿始终。
师: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师范读,学生练读。
在本课的教学中,他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的能力。
在读的基础上,他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他创设情境饰演老虎和狐狸的对话,让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全身心投入地读,情绪高涨地读,加进想象读,模拟表演读,孩子们读得犹如身临其境,抽象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在他的课堂上也许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也许没有动人的诀别画面,但是就凭借着他深厚的基本功,一段范读经常能催人泪下。反思我平时的教学,我觉得这一点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的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善于去学习,去引导,合理精心设计读的环节。我想只有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吧。
二、尊重学生,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
不管是阅读课还是作文指导课,课堂上他没有烦琐的讲解,更没有牵强的分析,只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注意引导学生去读,去感悟。在对学习语言文字的理解上,他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例如:他在教学古诗《草》时。
生: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生:到了冬天,小草叶子黄了,耷拉脑袋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
生:草春天夏天长得茂盛,到了秋天和冬天,就枯黄了。
师:小朋友这么聪明,我想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一位小朋友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众赞叹。)
师:写对了!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众赞叹)
于永正老师没有一句句串讲翻译,死灌硬塞,而是别出心裁,用图画画出了“草”在一年四季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利用图画来让学生解释“枯”、“荣”的含义,这样把含义深奥的词语就就得浅显易懂了。他充分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设计新颖,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永远都是学习的主人和主导者。
三、注重学生的积累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读和背;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生活和感受的积累等等。相比之下,反思自己的教学对学生的积累引导不够,自身的阅读积累也甚少。所以,今后的课堂,我应该始终关注学生,注意重学生的积累,一心一意为学生。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多。这本书,让我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在以后的课堂我需要更加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心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