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7年04月14日 00:31:50 访问量:33

宁夏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

 

 

 

      

 

 

 

 

 

      报告题目: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者:  马   占   银

      工作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教研室

201510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

1.问题的提出  ………………………………………………………………1

2. 本研究的意义 ………………………………………………………………2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2

1.课题界定 ………………………………………………………………………2

1.1 大班额 ……………………………………………………………………3

1.2 教学有效性 ………………………………………………………………3

1.3 班班通 …………………………………………………………………3

2.文献综述 ………………………………………………………………………3

2.1国外研究的现状  …………………………………………………………3

2.2国内研究的现状  …………………………………………………………4

三、研究设计  ………………………………………………………………………5

1. 课题研究的目标………………………………………………………………5

2. 课题研究的内容………………………………………………………………6

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6

四、研究过程及步骤…………………………………………………………………6

1. 课题研究的思路………………………………………………………………6

2. 课题研究的方法………………………………………………………………7

3. 课题研究的步骤………………………………………………………………8

五、研究成果  ………………………………………………………………………8

六、主要参考文献……………………………………………………………………9



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马占银工作室

 

【摘 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开始由数量规模的扩张转轨到质量内涵的提升。针对目前在班班通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模式僵化、效率低下的现状,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究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累和形成典型的案例与经验,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班班通  大班额   教学有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课题的提出

1、大班额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深入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是择校热。同心县第一小学地处同心县城中心区域,学校服务范围内的学龄儿童本来就多,学校班额基数大。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和部分农村学生进城择校,我校学生数急剧膨胀,42个教学班中,56-65人的超大班额和66人以上的特大班额分别达到1和41个。大班额已经给我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超大班额教学中,教师负担加重,作业批改量大,教师的教学管理及设计、实施无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总感到:课前准备有信心,上课实施不顺心,课后回想不放心。为了在大班额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大班额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合作探究,极力展示自我,让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特提出本课题。通过探索实践,促进大班额背景下教学从无模式可循到有模式可循,从旧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

2、“班班通”为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创造了条件。2000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引发教育的变革。“班班通”教学正被视为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通道。“班班通”的实现,使多媒体和网络一下子覆盖了所有教室,多媒体的出现及其在教学中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激发起所有教师探索的欲望。尤其是在大班额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我们提出开展“班班通”环境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意义

2.1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以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3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个人潜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发利用语文学科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网络。

二、课题界定及国内外研究述评

1、课题界定

1.1 “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工作之中。

1.2 “大班额”:目前,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校46—56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

1.3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2、文献综述

2.1国外对有效教学研究概况。国外有效教学思想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德国大教育家赫尔巴特设计了“普通有效”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组织教学——检查作业或复习旧知——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即“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2.2国内对有效教学研究概况。

近现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了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如“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很多学校或个人进行了相关研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线研讨。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理念上的一些探索,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这些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

2.3 国内外对班班通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等相关资料。

本课题研究综合上述相关研究,国外相关理论和模式,主要是针对小班化教学的,国内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高效课堂模式研究的是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有通过研究教学设计促进关系课堂教学,但照搬这些经验不一定适用。《“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系统研究对我校乃至我县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时代性。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引导、组织管理,效益评价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进而创生出适合本校特色的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充实、细化同类研究中的争议和不足,尤其是不同类型语文课中教学流程存在的疑惑,从而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三、本课题研究设计

1、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变革;探讨在“班班通”环境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1.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大班额语文教学与“班班通”信息技术深层次的整合,提升大班额语文教学的有效

1.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更新丰富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资源。

1.4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敢于创新、实践及迅速处理信息的现代社会必具备的能力

1.5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1 研究如何利用“班班通”激发教师的学习、工作热情,更新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

2.2 研究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途径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途径。

2.3 研究如何利用“班班通”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初步建构大班额背景下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综合实践“三味”“六环节”模式(“三味”:书声琅琅的读味、津津有味的品味、思绪纷纷的写味;“六环节”:基础达标、设问导学、小组合作、展示点拨、拓展延伸、总结反馈)

2.4 研究如何利用“班班通”,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理想学习环境;引导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学会利用“班班通”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3.1探索出适合我校校情且具有本校特色的“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2创新“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体系。

3.3创新“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教学及师生的评价体系。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本课题研究思路: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拟分若干个子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现状及对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准确把握,对比优点确立研究突破口。通过模仿比较,示范研讨,研究汇报等研究过程,反思精选磨合建立符合我校实情具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然后在我校实施,探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组织管理体系、引导体系、评价体系。

2、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2.1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和应用现今国内外与高效课堂教学相关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诊断教学中的得失,使课题研究更加理性化,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3行动研究法:将“班班通”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2.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对实验班级、实验课堂教学等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以丰富和改进“‘班班通’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5经验总结法:在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对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及时总结,推广。

3、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三至六年级一、二班,三至六年级其他班级确定为实验对比班级。

4、本课题研究步骤:

4.1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学习新课程理念,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做好课堂教学情况问卷工作,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并准备好课题论证的相关材料。

4.2研究阶段(2014年12月-201612月)概括实验方案,建构“班班通”背景下大班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反思做法,使实验工作扎实,规范,科学,高效地进行。开展课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

4.3总结阶段(20171月-201712月)整理、汇总实验材料,总结成果,完成研究报告,申请鉴定及成果推广。

五、课题研究成果

1、完成《“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完成《同心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调研报告

3、完成《“三味”、“六环节”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

4、完成《“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各年级精品教学设计集、《“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各年级精品作业设计集》;

6、完成《“班班通”背景下提高大班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7、完成课题研究《优秀案例反思集》;

8、完成课题研究《“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录

六、主要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出版社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毕菁华。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探索。  2010.03

[5]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

  [6]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2011年4月福建教育出版社

  [7]赵徽 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2009年7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8]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2011年9月教育科学出版

编辑:马占银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夏同心县第一小学 特此声明。